欢迎光临欧宝体育手机版app官网网站!
车规晶振
车规晶振
联系方式
市场部:
联系人:郎昊
手机:13265413323
电话:0755-83048260 83048021
传真:0755-83048280
Email:alan@jghcrystal.com
QQ:3004764108
网址:www.haoyuseo.com
位置: 首页 > 车规晶振
【深度】华岭股份430139BJ:国内稀缺IC独立测试商2023年业绩有望随疫情平缓、募投达产回归增长开源北交所研究
来源:欧宝体育手机版app官网    发布时间:2023-08-19 03:06:20
  • 产品详情

  原标题:【深度】华岭股份430139.BJ:国内稀缺IC独立测试商,2023年业绩有望随疫情平缓、募投达产回归增长开源北交所研究

  公司是国内有代表性的独立第三方测试企业,拥有国内领先的12英寸28nm及以下先进工艺集成电路测试生产线和MEMS测试平台。受疫情影响2022年营利规模均有下滑,实现盈利收入2.75亿元、归母净利润6986.73万元;2023Q1营利恢复增长,分别达0.69亿元(+22%)、1750.82万元(+62%)。考虑到半导体产业链逐步向国内转移的趋势,公司未来有望通过不断丰富测试能力、扩充产能,从而增强竞争力。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1/0.97/1.1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0/0.36/0.44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3.0/27.5/22.6倍,我们看好公司产能达产后带来的业绩贡献,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重要性:测试服务贯穿于集成电路生产的全部过程,晶圆测试和成品测试是专业测试公司的业务形态。与封测一体公司相比,独立第三方测试厂商具备专业化和规模化优势。需求: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保持稳增长趋势,2022年达5735亿美元(+3.17%),增速由疾转缓;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销售额达10458亿元,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测试业规模316.33亿元,根据Gartner的预测,2025年中国测试服务市场达到550亿元。格局:同属第三方测试厂商的中国大陆企业有利扬芯片、伟测科技,伟测科技的规模和成长性具备优势,公司纯收入能力处于高位水平。

  研发:截至2022年末,拥有发明专利70项,研发费用率处于行业上游水平。作为2022年重点工作,公司研发重点放在存储器、MEMS等测试开发技术、工程量产齐套技术等研发。客户:身处长三角地区具备地缘优势。芯片设计企业是主要客户群,近年来持续推进大客户策略,已与复旦微电、晶晨股份、瑞芯微、中芯国际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募投:拟建设5nm-28nm 12英寸测试线、特色封装研发平台,达产后预期新增71.75%的测试产能(相比2021年)。

  1.1.1、 定位:晶圆测试和芯片成品测试环节是专业测试公司主体业务形态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是通过采用氧化、光刻、扩散、外延、蒸铝等半导体制造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少数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在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最终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集成电路在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发展起来,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器件,它使得电子元件在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产生了很大的进步。

  其中集成电路测试既是集成电路设计的组成部分,也是芯片制造的一个环节。测试贯穿于集成电路生产的全部过程,分为设计验证、检测筛选、质量控制等。如下图所示,设计阶段的可测性设计和设计验证,制造阶段的圆片接受测试和圆片测试(Circuit Probe),以及封装阶段的成品测试、失效分析等,都属于测试技术领域。

  芯片从设计到最终应用到终端产品上,通常要经过芯片设计、晶圆制造、晶圆测试、封装、成品测试、板级封装等这些环节。在整个价值链中,芯片公司需要主导的环节主要是芯片设计和测试,其余的环节都可以由相应的合作伙伴来主导或者完成。

  设计验证和过程工艺控制测试较难以独立分工,晶圆测试和芯片成品测试环节是专业测试公司主体业务形态。设计验证部分由于涉及到信息保密以及市场需求不高的问题,难以外包,而过程工艺控制测试则对洁净程度和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稳定性上的高要求,因此也难以独立分工。晶圆测试和芯片成品测试分属中道和后道测试部分,其信息保密及生产环境控制要求相对均不是太高,再加上第三方测试厂商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可保证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并能及时向上游反馈,提升芯片生产效率。目前多数设计及代工厂商将晶圆测试和芯片成品测试外包给第三方专业测试厂商。

  晶圆探针测试(Probe)是测试晶圆上每一个晶粒,以确保晶粒的电气特性与效能是依照设计规格制造出来的。芯片成品测试是把控芯片质量的最后一关,通过电气参数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等流程为产品的质量严格把关,最终输出芯片成品。

  晶圆测试(Chip Probing),简称 CP,是指通过探针台和测试机的配合使用,对晶圆上的裸芯片进行功能和电参数测试,其测试过程为:探针台将晶圆逐片自动传送至测试位置,芯片的端点通过探针、专用连接线与测试机的功能模块进行连接,测试机对芯片施加输入信号并采集输出信号,判断芯片功能和性能是不是达到设计规范要求。测试结果通过通信接口传送给探针台,探针台据此对芯片进行打点标记,形成晶圆的 Mapping,即晶圆的电性测试结果。

  芯片成品测试(Final Test),简称 FT,是指通过分选机和测试机的配合使用,对封装完成后的芯片进行功能和电参数测试,其测试过程为:分选机将被测芯片逐个自动传送至测试工位,被测芯片的引脚通过测试工位上的基座、专用连接线与测试机的功能模块进行连接,测试机对芯片施加输入信号并采集输出信号,判断芯片功能和性能是不是达到设计规范要求。测试结果通过通信接口传送给分选机,分选机据此对被测芯片进行标记、分选、收料或编带。

  1.1.2、 趋势:IDM与“四业分离”并存结构形成,芯片测试走向专业化是大势所趋

  自发明集成电路至今几十年以来,集成电路产品从小规模集成电路逐步到目前的极大规模集成电路,整个集成电路产品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的板上系统(System-on-board)到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过程,世界集成产业为适应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其产业体系经历了三次变革。

  第一阶段——以加工制造为主导的IC产业高质量发展阶段。上世纪七十年代,集成电路的主流产品是微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标准通用逻辑电路。这一时期集成电路制造商(IDM)在行业中充当主要角色,集成电路由制造商(IDM)自行设计,并由自己的生产线加工、封装,测试后的成品芯片自行销售,集成电路测试与半导体工艺紧密关联,并且仅作为附属部门而存在。集成电路产业仅处在以生产为导向的初级阶段。

  第二阶段——标准工艺加工线与设计企业格局出现。上世纪八十年代,集成电路的主流产品为微处理器(MPU)、微控制器(MCU)及专用 IC(ASIC)。行业中的无生产线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Fabless)与标准工艺加工线(Foundry)相结合的方式开始成为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

  第三阶段——IDM 与“四业分离”并存产业体系形成。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网络的兴起,集成电路产业跨入以竞争为导向的阶段,产业竞争由原来的资源竞争、价格竞争转向人才知识竞争、密集资本竞争。此时,越来越庞大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并不有利于整个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壮大,集成电路产业体系向高度专业化转化成为一种趋势,开始形成了设计业、制造业、封装业、测试业独立成行的局面。集成电路产业从此进入制造商(IDM)继续发挥重大作用,设计业、制造业、封装业和测试业“四业并举”的产业格局。

  (1)与封测一体公司相比:封测一体公司更多专注于封装领域的研发,其测试更多是属于自检,也就是在封装完成后进行配套测试检验,测试的内容主要是芯片的基本电性能测试和接续测试。独立第三方集成电路测试公司专注于测试领域的研发,且多为自主研发测试方案,在测试服务技术实现路径上与封测一体企业存在差异,提供专业测试服务,测试报告更加中立、客观;(2)与晶圆代工企业相比:独立第三方集成电路测试公司可选择的测试平台相对较多,具有较高的匹配度,交期也有着非常明显优势,测试成本相比来说较低;(3)与IDM厂商相比:独立第三方集成电路测试可接受订单的范围较广,IDM厂商一般不接受外部订单,测试产能规划全部服务于集团内部自身设计和制造的产品,相比于IDM厂商,测试服务客户范围更加广阔;(4)与芯片设计企业相比:鉴于对商业和技术机密的保护,同种类型的产品的芯片设计企业正常情况下不会将测试需求交付于此种模式的测试厂,因此此类测试厂有业务开展的局限性,扩张潜力不足,产能利用率不高。IC产业继续高度细化分工,芯片测试走向专业化也会是大势所趋,规模化成本优势明显。

  1.2、需求:预计2025年中国芯片测试市场规模达550亿元,在封测业中占比预期提升

  从历史进程看,全球半导体行业已完成两次产业转移:第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从美国转向日本,第二次是20世纪80年代半导体产业转向韩国与中国台湾地区。目前全球半导体行业正经历第三次产业转移,世界半导体产业逐渐向中国大陆转移。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大且增速最快的半导体消费市场,同时国家产业政策给予充分鼓励,加上长期资金市场的热情参加,我国半导体行业正迎来一轮新的发展契机。我国在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及测试领域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集成电路设备、材料等领域也逐渐进行追赶。随着半导体产业链有关技术的不断突破,集成电路测试行业也预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1.2.1、 全球市场: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增速趋缓,汽车领域具备较高增长潜力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保持稳增长趋势,增速有所放缓。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的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增长至5735亿美元(+3.17%),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速正在由疾转缓,2022年3.2%的增速与2021年增速相比出现下滑。

  半导体下游应用领域涉及计算机、通信、汽车、消费电子、工业等。其中计算机和通信是半导体下游最主要的应用场景,合计占比高达60%以上;汽车、消费电子、工业等领域的占比较为接近,位于10%-15%的区间。汽车“新四化”浪潮带动汽车半导体重要性持续提升,汽车行业正在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汽车无人驾驶级别越高,所需的控制芯片数量越多,对相应半导体的需求激增。例如,在计算和控制芯片方面,新能源电动车平均所需芯片个数预计从2017年的800个增长到2022年的1500个左右。未来几年半导体下游应用领域中,预计汽车应用领域的CAGR位居所有领域之首。

  1.2.2、 中国市场: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10,458亿元,封装业贡献主要上升动力

  聚焦于中国的集成电路市场,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7年至今,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从始至终保持着每年15%左右的同比增长率的增长。在2021年首次突破万亿元,市场规模达到10,458亿元,同比增长18.20%。从产业体系看,目前设计业是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额最高的板块,占比约43.21%,而制造业、封装测试业占比分别约为30.37%、26.42%。

  需求面:集成电路制造业基本以中国台湾的台积电等企业所垄断,但近年来随着国外对我国集成电路制造光刻机等产品的封锁,我国大陆本土的集成电路公司开始发力,因各个集成电路制造企业的能力慢慢地加强,我国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市场规模也在逐步的提升。根据中国半导体协会数据显示,2017-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和制造业销售额均以每年20%左右的增速迅速增加,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产业逐渐走向成熟,正在朝着更核心的集成电路设计方向发展。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和制造业的市场规模分别为4519亿元和3176亿元,近4年CAGR分别为21.5%和21.7%。

  封装测试行业作为位于集成电路制造产业链的中下游,市场需求随着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整体发展而有望扩容。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的销售规模为2,763.0亿元(+10.10%),2016-2021年5年规模增幅达76.63%。

  从细分的单独的测试行业来看,2011-2021年,我国的集成电路测试市场的10年CAGR达24%,在2021年的市场规模达到316亿元,同比增长19.70%。近年来,测试服务在封测业市场规模中的占比逐年提升,由2016年7.35%提升至2021年的11.44%,为封装业规模增长贡献主要上升动力,其背后,也体现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在转向高端制造的道路上,对测试环节与日俱增的需求。

  随着集成电路产业向专业分工的趋势持续不断的发展,专业化的集成电路测试的市场需求面十分广泛。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IC产业的发展,国内IC设计公司数以及晶圆制造规模持续增长,在上游IC设计和制造环节的带动下,国内集成电路测试市场有望保持持续增长。

  根据Gartner的预测,中国的芯片测试服务市场预计继续蒸蒸日上,到2025年,预期全球测试服务市场达到1094亿元,其中,中国测试服务市场达到550亿元,占比50.3%,5年内有望存在超过200亿元的增长空间。

  综合考虑行业属性、业务模式等因素,选取京元电子、利扬芯片、伟测科技三家独立第三方测试厂商和华天科技、长电科技、通富微电三家封测一体厂商,作为华岭股份的同行业可比公司。

  从发展历程看,中国大陆的封测一体厂商的成立时间基本早于独立第三方测试厂商。从地域分布来看,公司和可比公司多位于上海、江苏和广东等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以在这些半导体产业集群地获得协同效应。从业务覆盖方面出发,各家业内公司大多立足于自身定位,单独从事测试业务或同时经营测试和封装业务,并在其他配套服务上稍有拓展,其中长电科技同时从事分立器件的制造和销售。

  规模及成长:2022年,利扬芯片、伟测科技、华天科技、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和华岭股份的营收分别为4.52亿元、7.33亿元、119.06亿元、337.62亿元、214.29亿元、2.75亿元。封测一体厂商的营收规模均大于独立第三方测试厂商,其中长电科技顶级规模,伟测科技在第三方测试企业中规模较大。2018-2022年,利扬芯片、伟测科技、华天科技、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和华岭股份的营收4年CAGR分别为34.47%、102.39%、13.71%、9.07%、31.24%、20.48%,可见独立第三方测试企业的规模成长性整体好于封测一体企业,其中伟测科技规模成长性较为出众。

  盈利能力:2022年,利扬芯片、伟测科技、华天科技、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和华岭股份的毛利率分别是37.24%、48.57%、16.84%、17.04%、13.90%、49.71%。整体而言,独立第三方测试企业的盈利能力均高于封测一体企业,主要是由于华天科技等企业的封装业务占比较大且毛利率较低,而华岭股份的盈利能力较为突出,近年来高于第三方测试厂商的平均水平。

  华岭股份是国内知名的第三方集成电路专业测试企业,为集成电路企业和事业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测试解决方案,主营集成电路测试及与集成电路测试相关的配套服务。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集成电路测试领域,依托强大的技术实力与长期的经营经验积累,成为该领域领先、具有持续竞争力的测试企业,先后多次获得多项奖项奖励,承担了8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多项其他几个国家集成电路技术和上海市科技攻关等测试技术开发项目。公司历年来开发超过1000种不一样产品测试程序,能够覆盖市面80%以上集成电路产品。

  研发费用率处于行业上游水平。2018年-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4627.39万元、4951.80万元、3803.15万元、4325.05万元、3986.24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5.39%、33.94%、19.84%、15.21%、14.47%。由于公司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陆续验收,相关项目研发投入减少,近两年研发费用小幅下降。2019-2022年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8.81%、7.82%、7.62%、8.08%,可见公司研发费用率处于行业上游水平。

  截至2022年末,企业具有发明专利70项。在标准化的测试设备和服务之外,公司做了针对性的设备装置研制,对现有设备做改造升级,以提升测试质量并降低测试成本,目前已形成相关的多项核心技术。

  公司始终专注于集成电路测试技术探讨研究,突破芯片验证分析、晶圆测试、成品测试等领域关键技术瓶颈,持续开发高端芯片全流程测试解决方案,形成了公司在测试服务领域的持续竞争力和技术领先性。典型的案例包括亿门级高性能FPGA芯片测试解决方案、高性能存储器芯片测试解决方案、射频芯片晶圆级量产测试解决方案、高性能CPU芯片量产测试解决方案、超高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测试解决方案。

  作为2022年重点工作,公司研发聚焦创新前沿,重点放在存储器、MEMS等测试开发技术、工程量产齐套技术等研发,扩大技术开发规模,提升量产技术服务,改善重点客户体验。在前瞻性研发方面,公司完成了T5830平台存储器测试开发项目;OneTouch超高平行工位量产测试齐套研发技术;在高端测试产品方面,公司完成了FPGA,SoC,CIS等55个测试开发项目;在降本增效方面,公司完成转机械手21个,转平台43个,优化存储器产品晶圆高并行工位测试走步8款产品,平均每片晶圆测试效率提升10%以上。

  位于上海,贴近下游客户,有着较强的地缘优势。我国半导体产业目前有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产业聚集区,其中中芯国际、上海华力、华虹半导体等晶圆代工厂商都集中在长三角地区;晶晨股份、中微半导体等知名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也立足于此;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等封装厂商也以华东为中心提供封测服务。因此,长三角地区被认为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集中度最高、产业链最为完整、制造水平最高的区域,具有较为明显的范围经济效益。

  已成为多家主要客户测试服务采购的核心供应商。由于集成电路测试厂商需要经过客户较长时间的工艺认可,才能达成长期合作意向,故存在较高的准入门槛。并且在合作建立后,后续客户的转换成本也相比来说较高,为保证产品稳定供应,客户正常情况下不会更换测试服务供应商,于是这造就了一定的壁垒和先发优势,公司已建立的这些客户关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公司在应对潜在竞争者时获得一定的优势。

  芯片设计企业是主要客户群,持续推进大客户策略。2021年客户数量迅速增加,主要系公司已覆盖主流的芯片设计企业,在行业较为景气的时期不断拓展新客户,因此客户数量增长较快。芯片设计企业是集成电路测试服务的主要需求方,因此,公司客户中芯片设计企业的数量和销售金额均明显高于其他类客户。随公司不断聚集优质大客户策略的推进,公司面向芯片设计企业的单个客户平均销售金额也不断上升。

  公司本次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4000万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13.5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5.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5.01亿元。公司拟根据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并结合各募投项目情况对募投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做调整,调整后拟分别投入42,084.53万元、8,000.00万元分别用于临港集成电路测试产业化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临港集成电路测试产业化项目将在临港新片区建设集成电路研发技术与产业应用基地,通过建设5nm-28nm 12英寸测试线、特色封装研发平台,打造一站式、高质量测试服务平台和特色封装研发中心。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新增测试设备83台套,测试产能相比2021年度增长71.75%,可以突破单位现在有测试业务的发展瓶颈,提升公司在高端集成电路测试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此外,项目还拟为公司在集成电路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开发提供研发平台,为公司在集成电路行业的产业链延伸、新产业培育建立基础,助力持续发展。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将通过配置一系列国内外先进研发测试设备,配备相应的研发技术人员,建设集成电路测试技术研发中心。项目的实施,有望不断的提高公司高端产品测试解决方案研发及应用能力,并逐渐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2022年公司投入4.62亿元,购置221台先进测试核心设备及配套装置。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正式形成测试产能的有118台套,共计增加超过40万机时,测试产能增加30%以上。一举改变因产能不足导致原有客户流失,潜在客户因长时等待未果转投竞争对手的局面,有利于巩固市场地位,逐渐增强核心竞争力。

  背靠复旦微电。公司于2022年10月28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本次公开发行普通股40,000,000股,总股本从226,800,000股相应增加至266,800,000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复旦微电持有公司42.75%股份,为公司控制股权的人。复旦微电作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较为分散,不存在控制股权的人及实际控制人。因此,公司无实际控制人。

  公司主要提供晶圆测试、成品测试等集成电路测试及相关的配套服务。测试能力覆盖 CPU、MCU、CIS、MEMS、FPGA、存储器芯片、通信芯片、射频芯片、信息安全芯片、人工智能芯片等广泛产品领域,服务产品工艺覆盖7nm-28nm等先进制程,同时能在芯片的设计验证阶段、小批量阶段等各个生命周期内提供测试技术服务。此外,应客户要,公司同时提供的其他服务包括测试部件销售和经营租赁等。

  2022年公司芯片测试服务占总营收的98.73%,产品营销售卖收入占总营收的1.27%。近年来,公司的芯片测试服务贡献主要收入,占比维持在95%以上。

  公司自设立以来始终采用第三方测试经营模式,业务覆盖集成电路产业的主要流程。公司属于独立第三方测试厂商,不参与芯片封装环节。与封测一体厂商相比,第三方测试厂商专注于测试环节,专注于测试技术研究、测试方案开发、软硬件结合进行产品测试、测试数据的收集与分析,通过长期积累具备了更好的测试专业性;产能不与半导体制造、封装绑定,因此产能上调配更为灵活,不存在内部封装产能与测试产能错配的情形;且作为第三方独立测试方,在芯片测试方面具有更好的独立性或公正性。

  公司采购分为测试设备采购、测试辅料采购以及能源采购。测试设备主要为进口设备,一部分按需采购,一部分采用预见性采购,多选择以日本爱德万、美国泰瑞达、日本东京精密、日本爱普生等企业为主的行业内知名测试设备供应商。测试辅料的采购主要根据订单及生产计划按需进行采购。

  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出售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华南地区和华东地区。2019-2021年,二者的出售的收益之和分别为13,300.10 万元、17,931.00万元和26,179.58万元,占主要经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1.19%、93.60%和 92.05%,均在90%以上,销售区域较为集中。公司总部地处上海市,而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也主要以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三大核心区域为主,因此公司的主要客户多处于华南或华东地区。

  3.3、财务:疫情影响下2022年业绩承压,2023Q1归母净利润高增62%

  规模变化:受疫情影响,营收及利润规模均有下滑。2016-2021年,公司营收规模呈现持续上涨态势。2022年公司实现盈利收入2.75亿元(-3.14%)、归母净利润6986.73万元(-22.48%)。2022年作为国家“十三五”规划收官与“十四五”战略规划开局之年,政府政策的规划和新项目的申报会有一段时间跨度,导致相关科研项目减少,进而导致政府救助减少。另疫情影响,项目验收延后,导致项目收入减少。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及利润分别为0.69亿元(+21.75%)、1750.82万元(+62.05%),实现增速反转,表现亮眼。

  盈利能力变化:近年来毛利率、净利率表现维持稳定。2016-2022年,公司毛利率较为稳定,持续维持在50%左右的较高水平。公司净利率水平自2017年出现下滑后,2018-2021年呈现稳步爬升的趋势,2022年,受毛利率下滑等方面的影响,公司净利率下滑至25.36%。2023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有某些特定的程度回升,达53.53%;净利率趋稳,达25.35%。

  费用率情况:近年来期间费用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022年,公司期间费用率达29.06%,较2021年水平有所升高,其原因为公司依据规划和储备人才需要导致职工薪酬有所增加,致使管理费用同比增加33.41%。2023年一季度,公司研发费用率升至20.79%,带动期间费用率有所升高,但是管理费用率有所下降。

  2022年利润水准的下滑主要源自于上海疫情影响所致,公司位于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地,疫情下的封控政策使得公司与上下游业务进展受阻,预计未来随着上海乃至全国疫情的逐步平缓,公司业务有望回归正常发展形态趋势。2023Q1营利水平已恢复高增长状态。

  公司是国内有代表性的独立第三方测试企业,考虑到半导体产业链逐步向国内转移的趋势,未来有望通过不断丰富测试能力、扩充产能,从而增强综合竞争力。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1/0.97/1.1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0/0.36/0.44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3.0/27.5/22.6倍,我们看好公司产能达产后带来的业绩贡献,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建议关注。

  开源北交所研究团队专注北交所,新三板,科技新产业研究,连续多年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水晶球奖最佳新三板北交所研究、金牛奖和第一财经最佳分析师等荣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证券经营机构,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是发送给开源证券客户的,属于商业机密材料,只有开源证券客户才能参考或使用,如接收人并非开源证券客户,请及时退回并删除。

  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别的金融工具的邀请或向人做出邀请。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客户应当考虑到本公司有几率存在可能会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本公司未确保本报告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情况或需要。本公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不是满足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若本报告的接收人非本公司的客户,应在基于本报告做出任何投资决定或就本报告要求任何解释前咨询独立投资顾问。

  本报告可能附带其它网站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对于可能涉及的开源证券网站以外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开源证券不对其内容负责。本报告提供这些地址或超级链接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客户使用起来更便捷,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客户需自行承担浏览这些网站的费用或风险。

  开源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本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本报告涉及的企业来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开源证券可能与本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有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关于我们
销售咨询:138-2525-3531


关注我们


在线下单

版权所有  欧宝体育手机版app官网    粤ICP备12048101号
首页
产品展示
地址
电话